精帖回顾之《半水龟的十大传说》

转载 不李为然 2018-07-04

1.“皖南” 开始只是对一个地域的称谓,后来演变成一个品质的象征。我们不是上山抓龟的贩子或者猎狗,我们也不是计生委管不得缘群的跨界迁徙,我们能鉴别的是漂亮的大陆缘。皖南只是一个像“处女”的传说,你如果认真了那么你就真的输了。。。

2.“三年左右的野生苗” 貌似是最近流行的一个新词汇,凡是漂亮一点的有一点生长纹的4cm左右的苗子都被配以这个称谓。既然是野生何以得知就是3年呢?为什么不4,5年呢?或者更靠谱一点的一年呢?!

 

3.“小母缘”最近也是十分的流行,5,6cm大的苗子都被标注上了母龟的称谓,不禁感叹商家的超人能力:以后怀孕都可以不用做b超了

 

4.”带蛋母龟“ 这个乍一看挺让人热血沸腾的,眼前都已经呈现出苗子孵化出来的情景了。殊不知下蛋跟下受精的蛋和孵化成功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退一步说,带蛋的孕妇能经得起野蛮快递的折腾么?且不说蛋能不能生,万一动了胎气蛋坏死腹中,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么。令人兴奋的事物的背后往往都是隐藏的危险。

 

5.“苗子要饿着这样才能出好体型”。首先所谓的好体型都是指背高,这个高和矮大家都有概念的:姚明和叶莉的孩子应该低不了,潘长江的孩子也搞不到哪去。但是怎么一到龟上就变成了饮食决定身高了呢?而且也没有人饿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是高蛋白高营养的上生怕吃的少了,怎么一到一个刚出壳的弱弱的小苗子就是饿着好了呢?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别做,后果只能是自然淘汰。

6.“龟不能天天喂太饱,消化不了”。这句话要是用到人和其他恒温动物身上绝对的真理。但是冷血动物就不然了。冷血动物新陈代谢的能量来自外界一般是太阳的红外波段光或者温水地热之类的可以传导的热源,食物投喂多少都是相对的,给予足够的热能辅助其消化才是绝对的。天天喂的多,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就不算多;隔几天喂一点,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也是消化不了得。

7.“面包虫,大麦虫一吃就死” 。这个要是真的那这2个早就列为5毒之中了。这个说法还是起源于一个很早的帖子,谁的缘苗突然死了,死因不明,就因为死前吃过面包虫。。。后来一群人跳出来给予支持诉说自己的悲惨经历。以讹传讹面包虫和大麦虫也就被妖魔化了。但这其中又不免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基本都是刚接触龟的新手,到底怎么养死的真不好说。我以前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还超度过几十只小强级别的巴西呢。我自己养的半水苗子吃了2年不退皮的还都健在.有人会说,排泄物里有虫子皮,说明不消化,没错但是都消化了还排泄什么呢?最底线只要黑色成型就别杞人忧天了。

8.“半水的可以不用晒太阳” 阳光中的UVB是龟类钙循环不可缺少的要素,虽然畸形是光照和食物钙磷比例失衡共同造成的,但不晒太阳是万万不能的。

 

9. “龟要吃素好” 吃素是挺好的。但是也要分看谁吃,怎么吃。龟和人一样有幼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也是不同的,给一个新生儿喂素的能长好么?退一步讲菜中的纤维素也是食物中最难消化的,不信你喂个带皮的西红柿试试。什么时候喂什么样的营养大家应该都有概念,别给小苗子喂老年套餐!

10.“苗子不能冬眠” 健康的苗子绝对可以冬眠,要不冬眠就死龟也不会在地球上活了几百万年。冬眠的前提是苗子要健康健壮,控制好合适的冬眠温度和介质,绝对可以把风险降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