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池塘

如何建造池塘

 

首先,你得有个院子。

为什么要建造池塘?

因为养半水龟,这两年来抱着“养龟就是养环境”的理念逐步改善我家龟的栖息环境,我从去年就琢磨着要把庭园主要部分彻底改造成一个池塘景观。我理想中的池塘,它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逼格要略高。我不喜欢那种人工砖砌的鱼池,再配一座巨浮夸的假山,然后假山上这里放个雷峰塔、那里放个姜太公……太丑了,我觉得很多人的审美还停留在三线城市乡镇企业科长办公室的水准上。
  2. 景要略自然。有乱石,有杂草,有浮出水面巨大的沉木,有水生植物,草金鱼,虾兵蟹将、小蛙小龟在一起热闹地成长。
  3. 造价便宜。因为……我目前仍是一个屌丝。

我最先找到一些不太入流的景观设计公司,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建造符合我要求的池塘。结果大部分回答是:我们有做锦鲤池的丰富经验……我说,那如果我要做一个和寻常的二逼鱼池不太一样的池子呢?比如:水岸坡度要非常缓,水岸要直接连接草地,不能高出超过5公分,池子形状要随便一点,不能就是一个大圆池子……设计师挠了挠头,脑子里闪过在林业大学虚度光阴的日子和毕业前抄袭论文的光景,然后说:这个我们没做过哎……

好吧,只能自己动手了。

开始研究如何建造池塘

由于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晚,多数人还停留在本文第一段所描述的在评论里写“首先你得有个XX”的权贵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这方面参考资料非常少。我便开始找一些国外的池塘建造案例来参考。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在 Google 图片搜索中输入 pond,看看国外的池塘是什么样子。有跌水的池塘就用 pond waterfall 搜索,然后就可以看到各种设计的很不错的庭园池塘了。

但是,拿着这些漂亮图片去找设计师的话,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有些迟疑地说能做,但做出来的效果几乎可以肯定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国内和国外建造池塘的方法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于是,为了搞清楚国外一般是如何建造池塘的,我找到了下图:

最简单的步骤如下:

1. 找一根软水管或者随便什么,先在地面上圈出池塘的大概形状。
2. 挖土,注意四周找水平。
3. 用湿沙在池塘底部铺一层。(主要为了防止土中尖锐物扎破衬垫)。
4. 将池塘专用的防水衬垫(防渗膜)在挖好的池塘里铺好,然后四周用石头固定。
5. 开始注水。
6. 用石头覆盖住衬垫边缘。

这样,一个池塘就造好了。不需要一袋袋水泥,一卡车黄沙,无数的砖。只需要神奇的池塘衬垫!!!有没有!!!

池塘衬垫

但是池塘衬垫是个什么材料呢?于是在淘宝上搜索了半天,果然有卖。这种衬垫/防渗膜国内使用的材料是“HDPE膜”,国外有“EPDM橡胶膜”,HDPE膜据说应用在很多垃圾填埋场,也有大型的水产养殖和水景项目在使用。据卖家自夸,具有:无毒、无味、环保、使用寿命超长、延展性好,防止植物根系刺透的功能。很奇怪有这么好用的材料,国内却很少有人用来做池塘。

水循环过滤系统

接下来就是保持水质的问题。水的循环过滤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建造池塘的基本环节。因为之前养过热带鱼,过滤系统本身没啥稀奇,往深了说,还有硝化菌群的培养等等,就不深入了。主要问题集中在较大的室外池塘可能要相应功率的水泵以及相应大小的过滤箱(桶)或者生化过滤池。

池塘的过滤系统如下图所示:

水泵将下游深处的水通过连接软管运送到上游的过滤箱,经过滤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完毕。由于我养的是半水龟,所以相对锦鲤池来说,过滤系统的压力小很多,只要找到合适的设备即可。

设备和材料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感觉自己对于池塘建造已经了然于胸,于是开始付诸行动。

首先就是购买所需的一切:

潜水泵

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S牌140W潜水泵,静音,流量为16立方每小时。价格:360元。

过滤桶

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S牌过滤桶,有紫外线消毒灯,生化棉过滤,方便排污,清洗也不麻烦。价格: 396元。

15米软管

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S牌内径25mm的软管,每米20元,总共300元。(略贵,感觉被坑)

撇渣器

淘宝买。用来自动收集飘落到水面的树叶和水面污物。最后选择了某B牌,43W,小巧,静音。180元。

户外防水接线箱

石头造型。淘宝买。也是某S牌。主要是用来连接池塘边所有用电设备的。149元。

池塘衬垫

淘宝买。保险起见选择了进口的LLDPE防渗膜,每平方24.9元。最后加上上门测量裁剪、拼接的人工费600,总计1850元。

鹅卵石和造景石

主要用来在池塘周围镶边以及在上游位置布置出一个跌水点。在莘砖公路(上海)某处找到一处卵石批发场,陆续买了40麻袋的石头。每袋都在100斤左右。大约15元一袋,总计大约花了600元。

大块的造景石和大块的鹅卵石我都是周末过去在烈日下一块一块挑出来的。造景石主要是挑上下面较平整的,这样可以堆叠起来,以制造跌水效果。大块的鹅卵石挑选周身圆润无破损的,一方面美观,一方面一旦有破裂面,尖锐边缘容易割破池塘衬垫。

精品鹅卵石

精选的鹅卵石和小粒鹅卵石以及其他造景石,例如:千层石、木纹石、青龙石等。淘宝买。主要是用来点缀一下,增加色彩和多样性。大约花了500元。

大型沉木

到上海最大的花鸟市场——岚灵花鸟市场物色了三块大沉木,一共花了大概3000元。(脸皮薄,不怎么还价,总之是肯定被坑了)

开始挖土

一切准备就绪后,工人进场了。两个挖土工人挖了大约一星期,期间修修补补改改,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挖过这样的池子,所以沟通了很久挖了好久才终于凑合算是达到我的基本要求了。

我对挖土的要求如下:从水岸边先挖两级台阶,高10公分,宽20公分左右,然后再斜着挖下去80公分,最后在远离上游的地方,再挖一个30公分左右的小坑用来放潜水泵。

工人开始挖上游的小池子:

工人在挖主池:

主池修整完毕后,工人在挖最深处的小坑用于放置潜水泵:

最后挖完的样子:

开始铺沙,以防止土中可能存在的尖锐石子扎破衬垫:

整体造型是从上游的小池子边缘跌水,经过一条50公分宽两米长的溪流,最后水汇入大池塘。

清洗卵石

由于省钱,从卵石批发场买来的鹅卵石是没有进行过任何处理的,所以首先要洗去泥沙,然后挑选出完好无损的,并丢弃破损的,原因还是1、美观,2、防止割破衬垫。

清洗并挑拣一袋卵石的时间大约是一小时,我一共处理了30麻袋,近一吨半石头……工作量请自行脑补。腰背不好的年轻人请谨慎尝试。不缺钱的主建议还是购买成品高质量鹅卵石,缺点是:抛光太好,好看的有点不真实。

池塘衬垫铺设

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淘宝上的池塘衬垫卖家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就来我家安装了。他的人工是一小时800!!! -___-

量取尺寸并裁剪衬垫,然后放在挖好的池塘上:

慢慢压实,让衬垫尽量紧贴土面:

用鹅卵石对边缘进行临时固定:

拼接好小池子、溪流和大池子后的样子:

然后开始注水,注水时因为水自身的重力,衬垫会被牢牢地压在土面上:

铺设卵石与造景

进一步放置卵石,压住衬垫,将潜水泵放入最深处,软管连接到上游小池子边的过滤桶:

放置沉木,摆了几个造型试试效果:

水差不多注满,主要的布景完成后的样子:

慢慢调整局部的卵石放置组合,大小不同类型混搭,造成一种有层次的自然感:

进一步将卵石放置在岸边接壤处并放置水生植物、撇渣器:

从附近花鸟市场买了40条草金鱼试水,然后又陆续从淘宝买了一些猫鱼苗,60条蝌蚪(非蛤蟆种),一些工具虾,一些清道夫,金毛鼠放入,看似放了好多东西,其实因为有八个立方水,所以放进去都和沧海一粟似的几乎看不到,除了成群的草金鱼:

上游小池子边的跌水造型,还在进一步调整造型中:

上游小池子跌水调整后的样子:

再来个近景:

接近完成

铺完草皮后的样子:

换个角度:

再换个角度:

6月11日调整后的样子:

当然,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品,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还要进一步放置并调整岸边的卵石,用一些大卵石交错在小卵石间,使得水岸看上去不那么刻意;还要隐藏连接水泵和过滤桶的软管;还要补充多一点水生植物以及水草;另外池塘边缘的处理还要考虑到防止大雨时泥水进入以至于水变得浑浊。图上水质有些浑浊就是因为在铺设草皮之前,上海下了一场暴雨,导致不少泥水冲入池塘,造成浑浊。

池塘衬垫最保守估计使用寿命也超过5年,如果不在太阳下暴晒,使用20-30年完全没有问题。即使几年以后无法再用,抽干水拿掉石头,换一层衬垫,也不难。

有草金鱼的池子应该不必担心滋生蚊蝇。草金鱼精力旺盛,什么都吃。我的池塘运行几周,池塘周围可能是我家院子里飞虫最少的地方。偶尔会有各种漂亮的鸟飞到池塘入水口里扑腾着洗个澡,很可爱。

整个池塘的成本粗算控制在了1万以内,而同样大小的传统鱼池建造,成本估计在3万左右,然后加上利润,你要花至少6万块钱(有时候甚至是10万)才能欣赏雷峰塔和姜太公稳坐大假山。

另外,有一本书可以做参考,书名叫《花园水景》,其中介绍了各种水景的建造方法,都是可以DIY的,但中文翻译得较坑爹,比如“池塘衬垫”译为“丁基橡胶”,导致我有大半年在淘宝里搜“丁基橡胶”搜出来的都是汽车隔音板,几近绝望差一点放弃衬垫式池塘的建造。

虽然很辛苦,但至少完成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太多人的生活单调乏味毫无创造性,偶尔流连在这个世界表面的浮华里用滤镜装点不真实的想象。不如静下心,听听自己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实现之,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才是无与伦比的。

本文未获授权请勿随意转载,谢谢。

如何建造池塘(二):池塘运维报告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将至,万物复苏。虫、鸟、两栖、植物叶芽都已蠢蠢欲动,花园活力就要归来,池塘里的生物整装待发。

八个月前,我第一篇“专栏”文章《如何建造池塘》出乎意料在知乎得到超过 10000+ 赞。不过再一想也不算很意外,因为,有一些小理想、小成就,可能自己实现不了,但看着别人如何一步步认真学习最后还居然给实现了,也能得到某种莫名的过瘾和心理满足感,不是吗?其实,正是这种不断积累看别人的小满足和自己也该干点什么的小九九,慢慢发酵成某种大不满足和大九九,才促使我挖了一个池塘,并因此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人类真是欲壑难填的生物啊 -_-;)。

在春天到来之前,我先对我的池塘运行维护状态做一个总结性报告,顺便弥补下上一篇文章匆匆写就后留下的诸多疏漏和缺憾。另外,看过许多展示环境的多图长贴后,我发现,没有当前位置小地图实在让人有些找不着北,因此没有了到此一游的身临其境感,所以,我决定在每张照片的角落附上小地图,用前所未见的多图用户体验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臭不要脸)本文。

缘起

想来,最初在我心中埋下”要有个池塘“的种子可能还要追溯到1990年代,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那个年代,复旦大学正门东边的曦园池塘(下图)简直是我们几个小伙伴放学后的天堂。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的大部分闲暇时光都在那里度过,一个城市里大学校园的小池塘里,居然生机盎然,荷叶舒展,蛙声四起,小龙虾潜伏在池岸,偶有被放生的乌龟探头张望。我对自然和动物的最初印象就来源于此。今年再去曦园,人声熙攘如街心公园,却早已没了20多年前的勃勃生机。

回到正题。首先,我得有个池塘!(OK!pass!)

建造池塘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维护池塘亦如此,只不过前者学习多过探索,后者探索多过学习。

水循环过滤系统

首先补上在上一篇文章中没有附上的我家池塘水循环过滤图,顺便看一下整体格局:

水循环过滤系统示意图

水循环路线应该不是很难理解:水从最低处的潜水泵抽到最高处的过滤桶(高度差大约在1.5米),经过滤后排入上游的小池塘,小池塘的水满后溢出到一条铺满小石子的溪流流入大池塘。实际上经过三次过滤:

  1. 过滤桶过滤
  2. 上游小池塘沉淀过滤
  3. 铺满小石子的溪流过滤

还有啥是撇渣器?撇渣器就是用于收集水面上的树叶、浮沫和油污的小抽水泵+小垃圾桶。

拍脑袋设计的过滤系统其实拍了不少时间的脑袋进行斟酌,最后采用的方案效果理论上是很强大的。然而很多因素还是影响了最初的水质。

如下图所示,池塘设计为鹅卵石自然堆叠接驳自然草坪岸。

事实上,为了方便小动物进出池塘,所有的鹅卵石都低于周围草坪。而草坪刚刚铺完,根部还未抓土,所以初期只要一下雨,泥水灌入池塘是妥妥的。基本上一下雨,整个池塘的水都会完全变成泥水。然后放晴的几天略为恢复。

所以刚开始没下雨时是这样的(下图):

开始下雨了(下图):

然后就是浑浊的泥水(下图),这还只是小雨以及中雨后的样子,大雨和暴雨后请脑补“黄河”即可。

泥水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上海又是一个多雨的 city,所以决定随天公安排,不再另作处理。刚开始潜水泵一天开10个小时,基本三四天可以把泥水抽干净。就盼草皮早日长出发达的根系,把土固定住后可以不再泥水灌入。

大池塘刚注满水没两天,就从花鸟市场买了几十条草金鱼放下去(下图)。

再来看看上游小池塘出水口(下图)

小池塘直径在1米左右,最深处40公分。水经过滤桶第一道过滤之后通过一个键盘侠认为略显俗气的红色粗陶瓦罐跌入。部分未过滤掉的颗粒在此沉淀,这是第二道过滤。然后溢出的水随着一条宽约40公分,深10公分,铺满小鹅卵石的溪流(下图)向下流入大池塘,这是第三道过滤。

其实我觉得这个陶罐跌水还是挺和谐的,因为木围栏刷了红色漆,所以……红配绿……也可以很好看啊!简单实用好看未必要追求标新立异。而且这个陶罐我也是淘宝店花了上千买了几十个用来种花,其中唯一一个过了两个月依然没碎成瓦片的百里挑一好陶罐,所以正好有一个闲着,随手就用上,多好?

池塘刚灌满水后,倒入差不多1.5升硝化菌,六月和七月每两三个星期会往池塘里再倒 750ml 硝化菌。每两周换三分之一水,特大暴雨后再加换新水抽排泥水。但水还是不够清澈,总是在非常混和略清澈之间循环往复。这是正常情况,是整个生态系统在进行某种平衡博弈的结果。

Kevin Kelly 在《失控》的第八章和第九章描述了“封闭系统”和“生态圈”的概念,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章节——和我建造的池塘生态系统正面相遇。在池塘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内,正如高梅兹所说:“复杂性的开端根植于混沌之中。不过,如果复杂系统能够在一段时间的互相迁就之后获得共同的平衡,那么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让它脱离轨道了。”

所以,在水质不稳定且慢慢长青苔和水藻的七八月份,我陆续加入了数百只黑壳虾,若干只清道夫,若干只花鼠鱼,若干蝌蚪,塘底开始摆放红砖,便于硝化细菌着床繁衍。一些栖息于水面的虫子也放任自流(没有苍蝇和蚊子)。在浅水区的鹅卵石间随意种一些水草、铜钱草,落叶飘下也不都捞走。总之,是希望在整个池塘系统的初期尽量增加物种和元素的种类以提高系统复杂度,使得系统自己的生态平衡得以权衡建立。

清道夫,用来在温暖时节清理水藻(后来冬天就死了)。

甚至还放了三只小甲鱼(下图,你找得到吗?)

Anyway,就这样到9月,铜钱草开始占领浅水区,岸边的草皮已经开始抓地(下图)。

10月的样子。

及至11月,水生植物茂盛得有些过分,铜钱草持续占领水面,草皮越发强健。

11月末,池塘水开始了持续的清澈状态(下图),生态系统开始步入稳定阶段!!潜水泵开始每天开两三小时,甚至不开也没所谓。

池底的鱼也清晰可见(下图)。

12月末,水生植物开始枯黄,大量枯叶飘落池塘,因为平时不在上海,也就顺其自然,看着别有一番何以笙箫默、柳叶残的凄美:

小池塘由于枯叶堆积腐烂,已经开始产生浮沫:

因为仅有周末在上海,并且天气冷也懒得打理。但池塘水始终没有结冰,大池塘中的草金鱼们也在池底安然无恙。尽管落叶纷飞,飘在水面,烂在池底,但池塘水依然保持清澈。这就是一个稳定、完善的系统威力,零星的DDOS攻击基本免疫。

整个一月我没有回上海。再次回来已是二月。

池塘由于气温回暖,水藻开始大量繁殖。每一块鹅卵石上都是毛茸茸的。但是池水无比清澈,正午过后,草金鱼开始成群游上水面。经过8个月的时间,虽然清道夫、小甲鱼之类早已尸骨无存,但整个池塘的生态系统已经稳定啦!!

水清如斯:

下午,开始清理小池塘积累了8个月的沉淀物(下图)。

抽干小池塘的水后,清理底下堆积的淤泥,作为菜地的肥料。把依然在小池塘里生活的两条草金鱼移至大池塘(下图)。

小池塘换水中,从这个角度看看小池塘的水如何流向大池塘(下图)。

小池塘换水完毕,清澈如初。

总结

总得来说,池塘运维和池塘生态系统的建立基本上是无为而治,但初期必须加入各种增加系统复杂性的物种进来,让他们自己决定系统最终平衡的生态结构。经常观察池塘的变化,确保在该出手时就出手,宏观调控确保系统濒临失控时不至于滑向不可控。假设没有最初两三条死去的草金鱼,硝化细菌可能都还没来得及繁殖就饿死了;假设没有最初几百只黑壳虾的生存繁衍,青苔水藻可能已经泛滥无边;假设没有金鱼和虾类的粪便作为食物,硝化菌群不可能建立并稳定水质到如此清澈的程度,没有红砖铺地,细菌无处着床,没有水藻、落叶、小昆虫,可能每天还要撒鱼食喂金鱼(已经三四个月没喂过了)。总之,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已经迈入稳定。这是建造池塘的目标之二(之一是装b?no,实现一个梦想)。

接下来还要做的事情:大池塘换1/5水;浅水区鹅卵石水藻清理;去卵石批发厂补充一些中大型鹅卵石继续摆池岸边造型;春天的草坪护理;水生植物的修剪、换盆与补充,今年想在水面上漂一些带有文艺气质的萍逢草(去年朋友送的种失败了)。

院子有了池塘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可能是每天来洗澡、饮水的各种鸟类数量骤升。

好了,池塘运维报告完毕!若有想到没写的内容,会即时补充。评论可提问,我若知道答案我会回答,不知道的我就当没看见好了。

谢谢观赏!

本文可在知乎和微博随便转发,但其它公众号、论坛与媒体转载前请先获得我的许可。

如何建造池塘(三):失控

写本文的时候,清明将至,池塘来到第三年。

经过第一年摸索,第二年尝试生物多样性,现在,终于要开始调控了。

先来看看过去一年,我都往池子里放了些什么……

数量:累计15只,现状:安好,大了不少。计划控制在15只以内,暂时不再增加。

黑壳虾

既可以作为龟类的食物,也可以部分起到除藻的作用。数量:累计大约3300只,现状:略有减少,但总体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秀丽白虾

作用同上。数量:60只(写本文时又有300只在途),现状:有待观察。

白鼠鱼

夏秋季节用来观赏和除藻。数量:15只,现状:入冬前已消失。

虾虎鱼

用来观赏。数量:20只,现状:入冬前已消失,可能是被龟捕食。

食蚊鱼

调节生态,老弱病残龟吃,健康的清理残饵。数量:200条,现状:安好,数量稳定。

鳑鲏鱼

调节生态。数量:30条,现状:安好,数量稳定。

地图螺

调节生态。数量:140只,现状:已消失,可能是龟类捕食。

背瘤丽蚌

用于鳑鲏繁殖。数量:12,现状:已死亡,可能是不适应水质的关系。

黑金刚螺

尝试性投放。数量:10只,现状:数量太少不太见到。

鲍鱼螺

尝试性投放。数量:10只,现状:数量太少,不太见到。

福寿螺

控制性投放,处理藻类能力逆天,但排泄和繁殖能力也惊人,使得水面时常漂浮一层油。数量:2斤,现状:寒冬时似乎已全部阵亡。

长须大叶浮萍

数量:50颗,现状:夏秋几乎覆盖半个池塘水面,寒冬池面结冰时枯萎。入春后发现还有零星幸存。

细叶水兰

数量:5颗,现状:不久后即被草金鱼消灭。

总结

超过半数扔进水里的东西都死了。这很正常,能活下来的最后才会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最后的赢家是:建池初期就放入的30多条草金鱼,一群麦穗鱼,一群鳑鲏鱼,一群黑壳虾,十几只龟。

可是,藻类还是爆发了(下图)。

从去年入冬到今年春天,丝藻开始附着在卵石、沉木上大量繁殖,由于吃藻类的螺类几乎消失,虾类进入休眠,以至于藻类的生长开始失控。

铜钱草也如预料的那样爆发了(下图)。

铜钱草的生长速度惊人,不论在水中还是土里,都能快速生根,匍匐前进,占领越来越大的面积。池塘岸边的草坪已被侵略,到了不得不斩除的地步。

除藻

为了除藻,首先就要减少水中的营养物(大部分是排泄物),所以第一个处理的是草金鱼。池塘里的草金鱼已经养了两年多,体积已经大了一倍多,排泄量惊人。于是,上淘宝买了金鱼钓竿(下图)……

挖了蚯蚓挂钩,然后,一条一条钓上来,河边放生。

目前,池塘里只剩下了六七条较小的草金鱼。

然后,就是继续引入秀丽白虾,据说除藻能力超强,这点有待验证。

第三,增加换水频率。除雨水外,每两周更换八分之一水。

除铜钱草

除铜钱草的方法相对简单,只要把水里和已经蔓延到陆地上的铜钱草全部拔干净。

水里的拔起来相对容易,但前后怎么也拔了将超过50斤……而已经蔓延到陆地草坪上的铜钱草要彻底清除很不容易(如下图),只能非常细心地慢慢地拔了。以后不会再在池塘里种铜钱草,也建议准备搞生态池塘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铜钱草(除非你能够确保它们不会蔓延到岸上)。

今年计划不再往池塘中添加更多的生物(随手插了三棵石菖蒲点缀池岸),主要观察丝藻泛滥的状况到夏天是否会有改善。

关于水质

4月17日上海大雨后,取池塘水简单检测。

检测工具:小米TDS检测笔,pH值检测笔。

实测 ppm:202,接近自来水品质。

实测 pH 值:8.13,弱碱性 比较适合所饲养的龟类。

最后上一张今年初春的池塘全景。

建议、讨论请移步评论区。

如何建造池塘(四):一个池塘又一个池塘

知乎日报收录

首先,你得有个院子。

两年前写第一篇池塘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时还挺感慨的。其实倒真不是我住豪宅,成天可以吃喝玩乐。如果我家房子卖了,在上海中环,也就够买一套100平米的小户型。所以,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取舍,倒不是在于你多有钱,有钱还未必有这心思。

转入正题,今年我终于开始建造第二个池塘了。

为什么又搞一个池塘呢?因为会上瘾啊。每个周末只要天好,我一起床就搬个小板凳,喂龟喂鱼,看池塘,修整池塘,继续看池塘,继续修整池塘,再继续看池塘,就这样可以耗一天,有时都忘了还要吃饭。一个池塘不过瘾,自然就想搞第二个,有了第二个,不仅可以养更多鱼虾龟蚌,两个池塘还各有不同生态,不同状态,带来不同的乐趣。

第一个池塘运转两年来,情况良好,水质稳定,在经历了去年冬天上海最低零下8度的气温,第一次在水面结了一层超过1厘米厚的冰(下图)之后,水中大部分生物依然生龙活虎,别来无恙。

::__IHACKLOG_REMOTE_IMAGE_AUTODOWN_BLOCK__::2

2015年夏秋时候的大池塘:

建造第一个池塘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和第一次装修房子一样,因为没经验,就算你准备再充分,也会留下很多遗憾,你会想着以后再装修的时候一定要改进或者避免犯错,第二个池塘就给了我这个机会。

先放一张池塘施工到一半时的45度角RPG风格俯视图。让大家对我家池塘的格局有一个形象的概念。新池塘即图中左上方的那个。红色木围墙所在方位为东面,右上角为南面。

绿树红墙是不是很美?嗯,我也这么觉得。

为什么要建造第二个池塘?

一开始这只是一个构思。准备改建第二个池塘的区域是原先围住的一块想给我爸种菜的小菜地。四周用砖块水泥非常粗糙地砌出了一个葫芦形,用于和草坪隔离。

可是事与愿违,这块菜地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荒废着,只种着一棵苹果树苗和两棵长势不良的蓝莓。菜地位于整个院子的东面,与大池塘平行,相隔两米。因为利用率低,并且当初设计的形状其实改成池塘也非常合适,所以,将其改建成第二个池塘再好不过。这也成了我今年最想做的一件事。

然而建造第二个池塘之前,还要解决一些问题。

要解决哪些问题?

1. 因为我家花园靠河,所以整个花园从北向南有一个向下的坡度,4米长的菜地两边高度差有将近25厘米。这个坡度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低处抽水过滤,高处出水非常理想,坏处是,对挖池塘的技术要求显著提高,而以目前国内园林园艺工人的技术素养来说,就更难了。

2. 由于菜地的一边紧靠木围墙,使得池塘这一侧的修边变得有点不同寻常。我一直没有想好要如何沿着木围墙来为池塘修边。因为木头既不防水,又不能长时间浸在水中。所以修边必须在防止水与木围墙有直接接触的基础上力求美观。

3. 新池塘的水循环是否要和老池塘连通?如果连通,采用什么方式?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一直犹豫不决拿捏不定,这也是新池塘迟迟没有开工的原因。最初设想从新池塘挖一条10厘米深的溪渠连到老池塘,形成一个新的串联。但是因为两个池塘的位置相对平行,高度差不够,所以溪渠引水而下很难实现。后来又想,把上游最高处的落水兵分两路,一路还是维持与原来与老池塘的水循环,另一路则引入新池塘,同时新池塘用一个独立的潜水泵将水抽回大池塘。这个方案类似在原先的水路上并联了一路,但是这个方案需要精确调控两个池塘潜水泵以及分路出水口出水的比例,否则很容易造成新池塘进水与出水的不均衡,导致要么被抽干,要么一直满溢。由于几乎所有的潜水泵都是固定功率,不可随意调节抽水量,所以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也不大。

4. 施工问题。有了第一次被坑的经验,这一次要吸取教训。首当其冲就是控制成本,这个后面在实施过程中会讲到。由于常年坐办公室,腰肌劳损,挖池塘这件事必须要找个卖力的工人来做,毕竟也要挖掉几个立方的土,对体力、腰力、毅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问题重重,于是池塘计划一再搁置。

准备工作

但是从4月份开始,必须进行准备工作了,因为要赶在夏天之前把池塘建好。

首先要确定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第一个坡度问题,只能全程监工,时刻指导。 并且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激光水平仪(下图)用来精确测量水平面。买的最便宜的那种,售价69元,毕竟可能也就用个一两次,买最便宜的就够。

然后我在京东买了一把600mm长的水平尺(下图)。主要是用来在挖好池塘基本造型之后,对池岸四周进行水平调整的。水平尺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所以真的是买最便宜的就够了,我买的这把59元。

针对第二个靠木围墙一侧的池岸修边问题,我决定用一块砖垫高这一侧的池岸,池塘衬垫铺上后,上面再压几层砖,这样可以保证池水永远不能碰到木围墙。具体效果则只能做出来再看了,后面会详细说到。

针对第三个问题,最终决定两个池塘分别使用独立的循环过滤系统。

针对第四个问题,决定除了挖土找工人之外,后续所有的施工都由我自己来完成。请绝不要相信任何园艺设计建造公司,没有一家是靠谱的。

采购

池塘衬垫是必不可少的。两年前我在淘宝上找的那个卖家,他来现场帮忙铺了一下池塘衬垫,收了我800元的服务费,我觉得还是太贵了,这次就没有找这家。换的另一家店尽管还没做过我的生意,但是已经把我家老池塘的照片用作了商品介绍和成功案例,还特地注明了感谢买家:马锐拉。一开始我是无语的,但是上海卖这玩意儿的一共也没几个,所以我还是在他家下单了。下完单我一看运费34,就在旺旺上联系客服改运费。但说着说着,老板居然发现我就是他家尚未发生的“成功案例”啊!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于是淘宝店老板送了我一张他们公司自己生产的HDPE膜用来做池塘衬垫。这是新池塘的第一笔赞助。所以我答应老板要做个广告,这家店在淘宝叫:上海盈帆网店,是专门卖防渗膜的,除了用作池塘衬垫,其实也可以用来做屋顶防渗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的防渗。好了,广告插播完毕。

接着就是鹅卵石了。两年前,我通过多种渠道买了几十袋各种鹅卵石。部分从家附近的卵石批发厂拿的货虽然便宜,只要10元一大袋,但是其中含有大量泥沙,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破碎的——很多石头会有边缘锐利的断面。于是我不得不对每一袋石头做一次冲刷泥沙的工作,再一颗一颗筛选。今年我不想这么累了,而且新池塘,我要打造有别于老池塘的精品池塘,所以我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店家位于上海,我看中了一款青灰色的毛面卵石(下图),觉得颜色和质感都很不错(后来事实证明效果的确不错)。

美中不足的是,这款卵石价格要比普通卵石贵三倍啊!对于远远没有财务自由的我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啊……于是我又开始联系卖家。

我很不要脸地主动和卖家说:呐!老板你看,我就是那个写《如何建造池塘》的人,今年呢我要搞个大新闻,噢不是,是搞个新池塘,我很想用你们家的这种青灰色鹅卵石,但是价钱有点贵,你看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优惠价,这样,如果做出来效果好,也算是给你们家做个广告了。老板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经不住我的威逼利诱,还是答应给个成本价(虽然我还是觉得很贵啊!!!)。这家店在淘宝上叫:上海昌发园艺。石头确实不错,没有枉费我狠狠心花了大价钱购买。

最后,从我的沉木供货商那里买了一根造型还算不错的大沉木。这块木头木质非常好,很重,不黄水,背面有大面积的镂空,还有若干个树洞的构造,非常适合放在池塘里。

我总觉得每一个池子都要有一块镇池之木。在水下,鱼群会躲藏在木头的空隙中将之视为庇护所,各种微生物啊,昆虫幼虫啊,藻类啊也会聚集在木头周围。而在水面之上,晴天时,龟类会集体趴在木头上晒太阳。由此可见,一块大沉木对于池塘来说太重要了。它是池塘里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它就像城市正中央的人民广场,大学里有颗痣的雕像,饭桌上埋单的主座一样重要。

时间来到五一前夕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后,我拿起手机,打开通讯录,找到了年前就物色好准备找他接私活的一名园艺工人的电话,拨了过去——喂,尹师傅吗?周末你有没有空来我家挖土啊?

开工了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新池塘开工了。尹师傅如约清早七点上门开工。

首先呢,要把菜地周围砌的水泥砖块围边统统移除,在过程中必须注意尽量把土里的石块都捡掉,具体原因后面会说到。

围边的砖块差不多移除完之后(下图)

然后呢,要把这片区域的土大致整平。

先粗略根据池塘形状拉好线(下图)。

然后用激光水平仪辅助,将拉好的线调整到处处保持水平。

接着,工人师傅根据水平线把整个池塘区域的土面完全整平并夯实(下图)。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先整平、夯实然后再开挖?因为不然的话,你很难挖出一个牢固的形状来,尤其是池岸。

开挖之前,再用一根长木条,对各个位置进行水平测量,如果不够平,则进行调整。

挖土是个体力活

调整完毕后,用一根水管把池塘的形状大致围出来(下图)。

中间为什么放了四块砖?主要是因为我将池塘从中间一分为二,砖块上面为浅水区,深差不多30公分,砖块下面为深水区,深差不多50公分。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池塘中有些动物喜欢深水,有些则喜欢浅水,更多选择,更多欢乐,就在这里了。

终于,就要开始向下挖了。但是怎么挖,工人师傅不知道,讲也讲不清,我就画了一张图。

新池塘的纵切面我是这样设计的(下图为灵魂画作):

说明一下,两边是土,中间是水。池塘两边首先有大约宽30公分左右深10公分的浅滩区,然后靠近中心处再往下挖20-30公分(深水区为40-50公分)左右,这样就有了纵向以及横向的深/浅水区。浅水区的存在有几个作用:1.可以使得用来装饰和修边的鹅卵石有地方放,2.适合浅水区生活的小动物需要这样的区域来呼吸、晒太阳、休憩。而深水区是为了让池塘的水量更大,温差更小,冬天更利于池塘里的生物在池底过冬。唯一目前有些担忧的是,新池塘我没有设计得过深,主要是考虑到要和老池塘(最深处1米有余)有一定的差异化,具体按照目前的深度运转得如何,只能等过了今年冬天后在下一篇文章里总结。

工人师傅按照我的灵魂画作开始挖土了。

挖好之后,大致是这样的:

同样需要用水平尺不断测量两边高低,然后进行调整。

尹师傅的工作也到此结束,一天多一点的工作量,我给了他500元报酬。

刚挖好的池塘土比较松散,池岸很容易垮塌,我用自来水管+喷雾喷头对着土面喷了一层水,然后将整个池壁周围一一夯实,同时,检查并移除所有坚硬的石块、树根等杂质。

这些土里的尖锐物一定要仔细去除,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的修整工作差不多持续了两天,期间下了一场雨,将土中很多尖锐的石子和碎砖都冲刷出了真面目,于是再次修整,仔细去除所有看到的硬物,这才完成了整个池塘的第一步挖掘工作。

由于新池塘是第二个池塘,造型又酷似字母“B”,于是起名为“B池”。

铺设池塘衬垫

开始铺设池塘衬垫(也就是防渗膜)之前,必须在整个土面上再铺一层细沙,细沙可以填平很多空洞,使得池底的形状更加牢固稳定,同时也使得池壁更平,摩擦力也更大一些,更容易固定池塘衬垫。微湿的细沙与池塘更配喔。

全部抹好之后是这样的:

然后就开始铺设池塘衬垫。

由于池塘长4米,宽1.8米,最深处0.5米,所以衬垫的大小就需要在6米 x 3.5米左右。直接将衬垫整块覆盖在挖好的土上,开始注水。

继续注水。

注水到一定程度后,衬垫会被压到池塘最深处。这时候可以整个人踩上去,一边踩实衬垫,一边注水。因为之前将尖锐的石头都去除掉了,这时候就不用担心衬垫会被割坏。

水汽在阳光下,就能见到彩虹。

因为我要站在池子里压实衬垫,所以让我妈帮忙注水。

差不多快注满时,用大的河滩石将池塘边缘固定住。下图是全景照,视觉上有些变形,感觉中间凹了下去,其实是平的。

继续注水。

要记得时刻将衬垫皱起的地方折平然后紧贴池壁。

由于是不规则形状池塘,尤其是还有内凹曲线,所以衬垫会有严重的褶皱,必须折叠好压平。

修边

注满水后,池塘衬垫会被完全压在池壁上,这时就可以开始对池塘四周进行修边了。第一个池塘最大的遗憾就是修边问题。当时对于修边问题考虑了很久,因为我的诉求是:必须将池岸池水无缝连接,让龟类可以自由进出,所以我把池塘衬垫修的几乎与水面平行,仅仅高出一点(下图)。

然后在衬垫边缘的内外堆放鹅卵石以遮住衬垫。 好处是,岸与水几乎处于一个平面,体型小一些的龟也能很方便地出入。坏处是,一旦大雨或者暴雨时,泥土很容易流入池中,所以暴雨后,水总会混个半天(但很快会恢复清澈)。

所以新池塘我决定抛弃之前的修边方案,改为用95砖垫高5公分。

在小区门口的五金建材店买了60块95砖。老板嫌赚的少,给了我一个板车让我自己拖回家。

搬完砖,开始沿着池岸铺砖,砖铺在衬垫下。

我用一把更短的水平尺和橡皮锤子来确保每块砖都放稳并处于水平。

铺完砖是这样的:

这时候要注意的是,在修剪池塘衬垫时,边缘留下的长度要盖过砖块且再长出5厘米左右,才能更好地用鹅卵石压住衬垫。

铺卵石

衬垫处理完就进入了最艰苦卓绝的阶段。刚拿来的整袋卵石混着河泥,很脏,而且也会有个别破损的,所以需要清洗并挑拣。我的手原本如少女般细嫩,洗完几百上千斤石头之后,终于变成了劳动人民的手。

开始我想偷懒,不加清洗直接放进池塘,结果是这样的:

不但会让水浑浊不堪,表面漂浮一层油膜,后期更是要很久才能彻底弄干净,所以不如先洗一遍。

就这样洗了800斤,腰酸到不行。光洗还不行,还要挑出破损的石头,以防止锋利的断面边缘割破池塘衬垫或者伤到小动物。当然,特别丑陋的石头也要挑出来丢弃,毕竟看颜值。

洗到一颗漂亮的石头,也会爱不释手。

洗完挑完一盆,就往池塘里端一盆。

先把内圈填满。

铺完内圈,再铺池岸,顺便将水抽干后把准备好的沉木放入池中。

这里要再提一下之前说到的靠近木围墙这一边的池塘修边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衬垫下垫一块砖紧贴木围墙,在衬垫上再铺两块砖,然后修剪多余的部分。开始会显得有些不自然,但假日时日,砖块开始长青苔,开始变得斑驳之后应该会很好看。再加上后期周围植物的点缀,效果应该不错,也算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比较好的修边方案。

再次注水

这一次直接注入大池塘的老水。淘宝上买的芝麻浮萍正好送到,于是一起放进了B池。

铺垫底石

修边的青灰色鹅卵石铺好之后,就要考虑池底的问题了。大池塘一开始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导致水里的各种菌群无法着床繁衍,后来才做了补救措施。所以新池塘我决定用长度1cm左右的黑色小粒石头(铁胆沙)铺设池塘底部。所以又买了差不多250斤小石头。

然而万万没想到,洗小石头要比洗大石头难十倍,花的时间也要多十倍。破碎的小石头往往无比尖锐,所以要尽量把所有坏的挑出来。而且名叫铁胆沙,顾名思义,这就是含铁的石头啊,暴露在空气中的铁很容易氧化成铁锈,所以不但要挑出坏的,还要挑出太多铁锈的,毕竟看颜值啊。我觉得吧,这件事的难度和建造池塘本身相当。

不停地洗,不停地洗,还是能洗出黄黄的水。

不停地挑,不停地挑,还是能挑出尖锐的碎石和过度氧化的铁锈。

后来洗得太慢,干脆买了一个筛子继续洗……

(本文在此处洗石头洗了差不多两周时间还没洗完一半……继续埋头洗)

建立生态

在清洗铁胆沙的同时,我也在逐步建立池塘生态。第一批进入B池的是50多条高体鳑鲏。为什么是鳑鲏?因为卖家发货快啊,江浙沪都是第二天到达。

带着淡淡自然五彩的发色鳑鲏和青灰色超有感觉的卵石在一起,便胜却锦鲤无数。我个人一直觉得,一个自然、生机盎然的池塘要比一个人工锦鲤池好看太多太多。池塘里有各种小动物嬉闹要好过看一条条肥硕、大红大金的鱼头攒动。

第二批进入B池的则是20条白云金丝鱼和40条青鳉。这些原生鱼真是太适合自然池塘了。白云金丝能否在上海过冬是个考验。

顺便放了金鱼藻入池。

由于池塘衬垫非常光滑,为了龟类更容易上到浅水区浮出水面,所以池壁四周放了一圈砖,美中不足的是,想买深灰色砖,但因为网购,最终给了我咖啡色(这特么是咖啡色?),交涉未果后我给了这家店(淘宝店名:兿居古建)差评。后来想了半天,还是决定要换成深色砖,否则水里一圈红色也是很不和谐,并且大池塘当初就是这一圈红砖铺完特别别扭,好在天长日久,藻类将一切都染成了绿色。为了不重蹈覆辙,果断驱车前往砖厂。

跟老板说,我要100块黑砖。老板也是个精明的人,看人开价,直接告诉我1块8一块砖。我装出特别懂行的惊诧表情说道:普通95砖也就几毛一块,你这黑的就要一块八?老板显然也是有备而来:普通红砖几毛可以给你呀,但这种黑砖是直接用来盖房子的喔!最后因为天很热,我想早点回去,就咬着牙买了80块砖回家。

去完砖厂,因为就在不远处,就去了万春园(一个专门卖景观石材的地方)想挑几块大的河滩石用来做池岸边的造型。前年我就在这里买的鹅卵石。

结果挑了半天,只挑出了还凑合过得去的四块石头,花了20块钱。

回家继续铺黑砖。

铺完黑砖后,效果和谐多了。

第三批入池的则是为了丰富鱼类种群多样性:黑鳍鰁、光唇鱼、条纹小鲃、棒花鮈、鲦鱼(餐条鱼)以及又几十条青鳉。最后,在铺设完垫底的铁胆沙后,又放了20只杜氏珠蚌入池,作为鳑鲏繁殖的媒介(为什么鳑鲏的繁殖一定需要蚌的帮助,请自行脑补或搜索)。

青鳉(下图),是吃蚊子幼虫的高手,所以并不担心会有更多蚊子。

黑鳍鰁(下图)

光唇鱼(下图)

条纹小鲃(下图)

鲦鱼,即餐条鱼(下图)

棒花鮈(下图,有说只是鮈但不是棒花鮈?请专家赐教)

杜氏珠蚌及河蚬等(下图)

第二次注入B池的水是大池塘的老水,水中各种微生物已经处在某种平衡状态。环境的突然改变——比如B池里鱼和龟的排泄物减少了,意味着食物减少了,丝藻减少了,意味着氧气减少了,完全不同的石头的矿物成分变化了等等,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平衡。所以在B池的初始阶段,我是倾向于让小鱼小虾小水草们第一时间入池成为主角,帮助大家更快地达成平衡的。届时,水质就会稳定,水就会变的无比清澈起来。 一个系统的平衡不需要事无巨细的精确控制,只需要在系统初始时提供尽可能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混沌过后,他们便会开始趋近自我平衡。这种平衡未必是你想要的,但它毕竟会平衡。换句话说,初期尽管往池子里扔各种适合池塘的动物和植物即可,喜欢就可以放肆地扔,爱就克制地扔。至于最后,哪些胜出,哪些落败,时间,时间会给你答案。

水循环系统

B池最终决定不与大池塘互相连接,而采取独立的水循环过滤系统。这样的好处是,两个独立的水环境不会相互影响,一个一旦失控,另一个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及时实施预防措施。

循环系统如灵魂画作所示,首先潜水泵放在远离落水口的地方,通过进水管将水泵入过滤桶。过滤桶经过过滤棉等,因为水泵的压力,水继续从出水管前往落水口,最后,水回到池塘。潜水泵是插电的,过滤桶不用(但过滤桶带紫外灯,可以选择插电进行消毒)。明白了吗?

过滤设备采用德国品牌欧亚瑟的桶压力式过滤 BioPress Set 10000,最多可用于有4个立方水的池子,足够了。相比大池塘使用的国内某S牌的水泵和滤桶,大约高了500个档次吧。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品牌并没有给我钱做软广,具体好不好用,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看。但目测无论是设计、工艺都要比国产品牌好太多。

其中包含潜水泵(下图)

以及压力式过滤桶(下图)

先大致确定过滤桶将要摆放的位置,然后将出水管沿着靠近木围墙一侧的砖块排布,隐蔽在卵石下。直到整根水管排布到出水口处为止。

水管排布好之后,将过滤桶下部桶身埋入土中,这样既稳固又不至于太显眼。

将出水管连接到过滤桶的出水口,将进水管一头连接到潜水泵,另一头连接到进水口。所有连接处都用不锈钢喉箍卡紧,如有漏水,略松的接口还要用生料带先包裹一下。

全部连接紧密之后,将潜水泵放入水中,调整一下水管位置,全部隐藏在卵石下。最后的效果如下图:

潜水泵要放在池塘最深并且距离出水口最远的地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的水参与循环。过滤桶位置我决定就放在靠近潜水泵一侧的岸边,然后连一根较长的出水管一直到上游出水口。

一个简单实用的池塘水循环过滤系统就安装好了。

出水口放在池塘上游。在淘宝物色了手工泥瓦花盆作为出水口的装饰,但是买小了,怎么看都不合适,只能先放着随便装饰一下,回头再慢慢改出水口的造型。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也请在评论中告诉我。

在淘宝看中了一款石盆,打算让店主改造一下,前面做一个豁口,后面凿一个进水口,然后做溢流的出水。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个构思。

话说我看中这个风格的石盆之后,马上就加了店主的微信,并且说明了来意:我要为我的池塘做一个落水的景。(淘宝店铺名:镜月轩石器)

在店主仔细看完你现在正在看的这篇文章之后,店主表示:赞赞赞!你就买一个我们家的石盆吧!几天后店主就到厂子里拍了些石盆给我挑。

我挑选了左数第三列,从上往下第四个。主要是因为造型饱满,略高,锈斑显得比较漂亮,直径大约在36厘米,大小特别合适。就是你了。

我跟店主说,在石盆背面要开一个25mm直径的孔,用来伸入出水管,在石盆正面开一个15-20cm的浅浅的豁口,使得水可以自然地溢出。但是毕竟是微信交流,理解上未必完全一致,所以我还是画了一幅灵魂画作帮助店主更好地理解我的设想。

店主表示没问题,就这么干!

于是这个周末,我终于收到了定制的石盆。

冒着雨弄好了最终的落水效果(下图):

再来看看老池塘的落水效果:

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种植水生植物

生机勃勃的小池塘怎么可以没有植物的点缀呢?

岸边植物,用来点缀池岸,美化边缘。买了蝴蝶兰鸢尾和各种玉簪。

蝴蝶兰鸢尾想了半天还是种在了大池塘岸边,因为正好有一块地方有点空,等鸢尾长好之后,散开的叶子垂在池岸边会很好看。

玉簪种在过滤桶前面,长开之后,可以遮蔽住过滤桶。

玉簪前面还摆了两块大石头用来拗造型。

水生植物方面,先买了十棵金线蒲点缀一下。有适合浅水种植的植物也请在评论中推荐给我。

在浅水区放了一盆美人蕉,也可以让龟苗和小鱼在此躲避。

芝麻浮萍则是B池的第一个试验品,主要起到遮盖水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水下的生物感到安全,一方面能够抑制水中丝藻的疯长,这也是大池塘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大池塘目前使用水葫芦,看看能否遏制丝藻)。然后是金鱼藻,用来给小型鱼类一个安全的空间。有适合池塘的水生植物,也请在评论中推荐给我。

总成本

B池的总支出如下:

  1. 园艺工人人工费,500元
  2. 工具购置费(水平仪、水平池),128元
  3. 池塘衬垫,原价534元,后店铺赠送,0元
  4. 鹅卵石以及铁胆沙,加上运费共计 1800元
  5. 园艺砖,算上被淘宝店坑害的80块砖,共计 350元
  6. 沉木,共计大约 1000元
  7. 池塘植物,共计大约 470元
  8. 池塘鱼类等,共计大约 700元
  9. 德国品牌池塘过滤设备和水管,2600元

算下来总共约7500元,总体还是低于预期的。 主要大头是坚持选择了最好的鹅卵石以及更好的硬件设备。否则成本可以进一步压缩到5000元以内。

尾声

新池塘——B池终于建好。相比第一个池塘,整个过程中方方面面都有所改进。然而百密一疏,总有一些感觉依然没做好的地方,比如,B池最深处仅50公分,如果遇到和去年一样零下8度的气温,水下温度未必足以让鱼和龟安全过冬;又比如:这次使用的池塘衬垫为HDPE膜,某业内人士是建议铺设两层,因为防渗膜一旦破裂就很麻烦,所以有双倍保护来得更放心;再比如,挖土的时候,工人将池壁挖得过于垂直,导致后来沿着池壁铺砖的时候,砖很难放稳。凡此种种,虽有遗憾,但瑕不掩瑜,用毛将军的话说,B池还是个好池塘。

 

最后的最后感谢很多人喜欢池塘系列文章,最近在心情十分低落的状态下,我还是坚持把这篇有史以来最详尽的池塘文章写完了,希望我的用心至少可以换来你看完点一下赞。当然,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更多热爱自然生态,喜欢花园、园艺、小动物的人,那就棒呆。但也请勿随意拷贝此文到其它地方,特别是各种微信公众号(得到我授权的除外)。

B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远未结束。一个池塘生态建立后,它自己也会成长,变化,趋于平衡,茂盛起来,衰败下去,年复一年。

如何建造池塘(五):终于,沼泽过滤池来了

距离我建造第一个大池塘已经过去五年了,距离我建造B池也已经过去三年了。每一年,池塘历经四季,状态各有不同。春季复苏,夏季浮水植物覆盖整个水面,秋天是最好的观赏季节,有时候就拿个小板凳,坐着可以看半天。

池塘现状

大池塘的问题之一是春季藻类爆发,为此每年春天我都要用吃藻”药丸“——福寿螺来进行生物治理,福寿螺饭量大得惊人,一般而言,几周内可以清除80%的藻类,然后在各处留下一坨坨粉色的卵,打碎了还能喂鱼。然而要彻底消灭藻类,每年都必须在池塘里丢一些水葫芦(凤眼蓝)和水芙蓉(大薸),这俩长得很快,一个月就可以覆盖整个池面。好处是隔绝阳光,盛夏时可以有效降低水温,根部可以提供遮蔽。而当它们隔绝阳光之后,藻类会迅速消失,只有极少部分藻类退守到它们无法覆盖的地方。水葫芦和水芙蓉每周都要清理大约三分之一,否则会让水面拥挤不堪。

正如我第一篇池塘文章《如何建造池塘》里所说,大池塘使用的过滤设备是某S牌的池塘过滤桶,到今天已经四年多了。这个过滤的配置事实上非常薄弱,对于这个体量水体的池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大池塘的过滤桶型号

而藻类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阳光日照,另一方面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简单的池塘过滤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下图是我家池塘整体的循环过滤系统说明:

池塘水循环过滤系统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池塘最深处有潜水泵 ①,水经由软管一直向上(图中朝左下)进入过滤桶 ②,最后流向出水口 ③,水跌入小池子后,溢出到溪流水道,最后流回大池塘。B池的过滤也是一样原理从 ④→⑤→⑥。在这个过滤系统中,过滤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过滤桶本身的过滤能力决定了过滤效果。然而像大池塘这样的水体,单靠一个过滤桶确实有些吃力。一旦长时间(两周左右)没有清洗过滤桶,过滤效果立即大打折扣,而表现就是爆藻。

所以很早我就动了改造过滤系统的念头。

室外池塘的过滤,除了昂贵的商品过滤设备之外,最适合的莫过于沼泽过滤(Bog Filter),更准确地说,应该叫 Active Gravel Bog Filter,中文名欠奉,暂且叫活性砾石沼泽过滤。

我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希望把整个沼泽过滤的建造步骤分享给大家。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学习、摸索、实践的一个总结,不代表专业和一定正确。

小池塘

最初设计的小池塘,是在地势较高处的一个跌水池,然后通过一条 50cm 的溪流水道连接到大池塘。设计的初衷是,经过过滤桶第一次过滤之后的水跌入小池塘,然后养分被小池塘中的藻类或者浮水植物吸收,再顺着溪流再次沉淀杂质,最后将较清的水输送回大池塘。

不难看出,过滤桶还是非常不自然非常碍眼的。小池塘的水质尚可,但爆藻比较严重。

再换个反转的角度:

沼泽过滤的优势

  1. 在我家现有的池塘构造基础上改造起来相当简单,成本不高。
  2. 整个过滤系统会变得更加自然,移除了过滤桶之后,几乎看不出有人工痕迹。
  3. 过滤池的体积占到了大池塘的15%左右,过滤效果将大大增强。
  4. 整个沼泽池会种满植物,看上去也会很漂亮。
  5. 沼泽池的水深可以控制在1cm-10cm之间,非常适合龟类和蛙类在其中逗留。
  6. 每一年或两年维护一次。

沼泽过滤的水路

大池塘的潜水泵通过软管将水抽送到小池塘的底部,好了,就这么简单。

沼泽过滤的循环水路

从图中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相比之前简洁了很多。过滤桶、进水管、出水口、排污管全都没有了,你甚至看不出到底哪儿有过滤,这充分体现了沼泽过滤还原自然的特点。

沼泽过滤的原理

池塘的水通过水泵抽送到小池塘底部的雨淋管,整个小池塘填充小粒的鹅卵石。水从雨淋管均匀流出,慢慢向上经过石头,大的杂质会被留在池底,附生在石头其上的细菌和微生物负责分解营养物质,种植于沼泽池的挺水植物根系会吸收掉其中的营养。沼泽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氮和磷,通过生物之间的共同作用,最终让干净的水流回到池塘里。

翻译了两张国外的沼泽过滤示意图:

简易沼泽过滤
更精细一些的沼泽过滤

雨淋管

所以什么是雨淋管呢?

水泵通过一根25mm直径的软管抽水,水流湍急,而且集中在一点形成一根水柱,如果直接放在沼泽池的底部,杂质就会集中在一个区域,这样过滤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而雨淋管的目的就是分散出水,这样每一个出水口的水流将会减弱,而出水则更加均匀。

那么如何制作雨淋管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困扰我许久的问题,以至于我一拖再拖,拖到四年以后才终于动手。首先,你需要学习一下PVC水管及其配件系统。我选择的是UPVC管道,相较于普通的PVC管道,它的硬度更强,管壁更厚,可以承受砾石压在其上的压力而不至于变形。

选用 32mm 外径的管道

尽量选取 32mm 或更大外径的管道,较细的管道更容易堵塞,也不利于承压。当然,具体要多粗,还是要根据你的池体大小和水泵的功率来决定,而我之所以选择 32mm,主要靠拍脑袋。

接着了解一下管道配件。

UPVC管道配件
管帽

管帽用来套在 32mm 管道的一头,形成一个封闭的端。

如上图所示,管帽套在管道上就是这个样子。

正四通接头

正四通接头,也就是四个方向都可以接管道的接头。

直角弯头

直角弯头,顾名思义,两头接好管道后会形成直角。

45度弯头

45度弯头,顾名思义,两头接好管道后会形成45度角。

直接头

直接头,用来在一条直线上连接两根管道。

由令接头

由令接头,和直接头的作用一样,但是可以旋开,也就是可拆卸的活动接头。

止回阀

止回阀,或者叫止逆阀。有时候你只希望水往一个方向流,而不想让它逆流,这时候就用到了止回阀。

软管接头

当你想一头接软管,一头接UPVC的硬管,就要用到软管接头了,软管接头一头是宝塔头,用来接软管,一头可以接直接头(或者直接弯头、45度弯头、三通、四通等连接头)然后连接UPVC管道。因为我接水泵的软管是 25mm,硬管是 32mm,所以买的就是 32×25 的型号。

不锈钢喉箍

软管连接到软管接头的宝塔头上之后,一定要用喉箍箍紧,否则容易漏水。后面会有图解说明。

需要用到的工具

制作雨淋管需要用到的工具,或者说大部分手工制作的管道系统需要用到的工具如下。

切管器

切管器可以非常快速地切割管道,切割面平滑,比锯子锯管道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建议一定要配。我不会告诉你我先买了一把锯子,锯管子锯得满地碎屑还锯不平。

卷尺和记号笔

卷尺和记号笔必备。

管道胶粘剂

管道胶水用来粘合拼接好的管道,必备。

圆锯

圆锯,非必需。但是圆锯可以完美切割出更大的出水口防止堵塞。建议买淘宝最便宜的那种,大概一百多块吧。

【电钻图片没拍,回头补上,但应该都知道是啥吧?】

电钻,用于管道钻孔。

开始动手

首先测量好沼泽池底部的大小,然后开始制作雨淋管的骨架。切割若干段管道。

一开始我是用锯子切割的,建议不要用锯子,碎屑实在吃不消,后面我都是用的切管器。

然后和四通接头连接起来。

继续切割不同长度的管道,插在中间四通接头的左右两侧。

这样骨架就做好了。

继续把不同长度的管道切割好,插上,顶端套上管帽。

到这里差不多就完成了雨淋管的主体。

清理小池塘

接着,就要开始清理小池塘了。沉积了4年的小池塘底部满是污泥。

从上图可以看到,池底污泥以及周围附生的藻类。

先用抄网捞走枯叶等大垃圾。

然后用水泵开始抽水,一边用清水冲洗池中的石头。

水差不多抽完后,就要手工清理污泥了,过程很恶心,就不上图了。长满藻类的卵石也要稍微清洗一下。

近距离看一下池底的污泥。

大致上清理完后就是这个样子。

看一下全景,可以看到边上非常碍眼的过滤桶和丑陋的三根管子: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污管。等一下就要和你们统统说再见了。

继续调试雨淋管

将组装完成的雨淋管主体放下去看看合适不合适,似乎宽了一些。

用切管器切短调整一下即可。

由于雨淋管放在小池塘底部,所以整体要低于抽水的软管,所以需要做一段降低的部分,考虑到水的畅通性,我放弃了直角弯头,用45度弯头来做。

两个45度弯头,套上一小段管道即可。

将止回阀与软管接头套上。

好了,现在把所有东西都接上,于是就成了下图的模样。

近距离看一下45度弯头、止回阀、软管接头。

再近一些。

换个角度看一下。

图中管道上,我已经用记号笔画了一些直线,这就是要用圆锯锯出出水口的地方。

放到小池塘里再看一下位置,应该差不多了。

将原来连接到过滤桶的软管剪短,然后套上雨淋管看一下。

软管长度没有问题后,开始将软管连接到软管接头。

首先在宝塔头上缠绕生料带(五金店都有卖,一两块钱左右)。

然后将软管套上,用喉箍箍紧。

将软管接头另一头的外侧涂上胶水,止回阀进水端的内侧涂上胶水,插上,旋转一下。

注意:管道胶水30秒内就会凝固,所以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你要尽快将两者插到合适的位置并旋紧。

接上雨淋管再看一下位置。

位置没有问题后,再次从止回阀上拆下雨淋管。

用圆锯在刚才用记号笔画线的位置锯出出水口。

圆锯锯片露出大约15mm,也就是可以在 32mm 的管道上锯出一个 15mm 深的出水口,而出水口的长度大约就是 30mm 左右。这个大小的出口水相对于用电钻在管子上钻洞,可以更好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

使用圆锯注意安全,戴口罩,戴护目镜,不要戴手套。另外,你需要先启动圆锯然后再锯管道,千万不要先把锯片放到管道上再启动,切记!

上述步骤都完成之后,用管道胶粘剂将所有活动的部分粘结上,注意管道出水口的正反面,不要搞错了。因为我希望出水口向下,所以下图为反面。

下图是正面。

然后用电钻在每一个管帽上再钻一个孔,这将有助于将水更均匀地分散出来。

注意,钻孔位置和管道出水口的位置在同一侧,完成后如下图。

安装

将雨淋管和刚才接好软管的部分旋紧。

再次把雨淋管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池底留有一定的空间。一般来说沼泽过滤在雨淋管之上不要超过30公分,超过30公分后,过滤效果也不会变得更好。

在雨淋管下方放一些较大的鹅卵石,底部较大的缝隙可以方便出水,容纳更多水中杂质,当植物根部来到这个位置也可以更好地吸收养分。

购买鹅卵石

雨淋管安装好之后,我抽空去了一趟一家淘宝卖石头店铺的实体店,非常凑巧,这家店铺居然离我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

在各种不同规格的石头里寻找最适合用作过滤的小粒鹅卵石。

建议鹅卵石的的大小在 8-15mm 之间。太小的石头缝隙太小,植物根系难以向下延伸,水也难以漫流上来;太大的石头则难以固定植物,过滤效果也会更差。

一共买了20包共500斤小粒的鹅卵石,叫了小货车分两次送到家。

填石

其实所有的鹅卵石应该先洗干净,但看过前面几篇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之前洗石头已经洗出了阴影,实在是累得够呛,所以跳过这一步。

用鹅卵石慢慢填满整个小池塘。

继续……

继续……

大致填满,捋平之后,重新打开水泵电源。水慢慢从底部漫流上来……

然后继续往里面加石头,直到砾石高度大约25-30公分,小池子的水深不到5公分以及遮住出水软管为止。

将服役了四年的过滤桶拆除。

瞬间清爽了很多。

由于小池塘的水会从溪流出口处(上图下方两块木头中间)溢出到大池塘,所以只要加石头就可以控制小池塘的水深。考虑到还要种植植物,龟类还要时常爬进去,所以留了5公分水深。

近距离看一下卵石大小和水深。

换一个俯视角度看一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边上的石头上还有一些残余的藻类。没有关系,因为小池塘的水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和原来有了很大变化,藻类无法适应水质剧变,会很快死去。实际上两三天后就会发白死亡。

种植挺水植物

沼泽过滤的重点是一定要种满挺水植物,选择合适的植物很重要,根系不能太过发达(比如旱伞),也不能泛滥生长(比如铜钱草)。我选择的植物如下:

将植物从盆中取出后,轻轻抖掉多余的土,稍微冲洗,留住根部适量的土,然后植入小池塘。留住适量的土是为了在植物扎根之前还能吸收原有土壤中的养分,好让它们变换环境时可以有个缓冲。

种植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至此,小池塘的沼泽过滤改造就基本完成了。

成本

  1. 管道及配件花费:170元
  2. 植物花费 145元
  3. 工具花费:160元
  4. 鹅卵石二十袋总共500斤(包含货车拉货费用)花费:572元

总花费在1000元左右。

后续

植物还需要不断添加,后续还会放一些茨菇和海芋属的植物。雨淋管考虑了一下,没有做排污管(但我现在后悔了),只能等两年后做清理的时候,再改造出一个排污管了。

假以时日,等沼泽池的植物茂盛起来,会再更新一下藻类抑制的成果,无论如何,肯定要比我的过滤桶强。

至于B池……唔……B池爆藻更严重呢……某O牌进口池塘过滤桶真是一无是处……B池的改造等明年五一吧。

最后

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摸索过程中的分享,欢迎友善的建议和探讨,拒绝居高临下鄙视性的批判,你那么专业你怎么不写呢?另外有杠精可能会发出灵魂拷问:你不用上班吗,这么闲?我只能告诉你:今年五一放四天。劳动节,劳动最光荣。